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資訊社會學
Sociolog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開課學期
99-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林鶴玲 
課號
Soc7027 
課程識別碼
325 M282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社318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8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92_techsociet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重心為電腦與網路為主的數位媒介所帶來的社會與文化面向的變化及其意涵。課程中主要將閱讀與討論的議題包括電腦化與網路化的歷史發展、科技與反科技之爭議、行動科技與連網生活、線上認同與數位身體的意涵、線上社群及社會生活、遊戲虛擬世界及其文化、網際空間管制爭議、智慧財產權及數位文化、複雜系統及其風險、資訊科技對職場及工作帶來的影響、青少年数位社交文化等層面。本课將從社會學、文化研究、科技與社會(STS)等領域對於資訊科技的關切與相關領域所發展出之關鍵概念來探討以上這些核心主題。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基本要求之後,修課學生應該大致具有以下能力:
(1) 理解數位新媒體興起的歷史背景與社會文化脈絡;
(2) 掌握文化研究、科技與社會與社會學等學術領域如何思考資訊科技之發展、看待數位傳播媒介對於當代文化與社會所具有之意涵;
(3) 運用從社會學與文化理論發展出的基本概念來分析資訊科技發展中出現的(特定或某些)重要現象與學術議題;
(4) 試著從所閱讀的領域中,開發出一個未來可以繼續深入研究的實證現象,並對相關現象的基本理論有所掌握。 
課程要求
本課要求修課同學必須紮實閱讀指定之經典學術文獻、留意國際期刊研究新議題與趨勢、深化個人對本地相關現象的觀察與思考,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分享個人對理論議題與實證現象的心得。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三 10:00~11:00 
指定閱讀
主要課程用書:

(83dc) Sherry Turkle.譚天、吳佳真譯 (1999) 《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1998]),台北:遠流。
(83dc) Frank Webster.《資訊社會理論》馮建三譯(1999)。台北:遠流。及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ird edition. (2006). Routledge.
(83dc) Lawrence Lessig (2002). 劉靜怡譯.《網路自由與法律》(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1999]),商周出版。
 
參考書目
參考用書:
(83dc) Manuel Castells. 《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網絡社會之崛起》、 《第二卷,認同的力量》, 夏鑄九等譯(1998)。台北:唐山。
(83dc) Yochai Benkler. (2006) The Wealth of Networks: How Social Production Transforms Markets and Freedom, Yale University Press.
(83dc) Annette Markham and Nancy Baym (ed.). (2008) Internet Inquiry: Conversations About Method. The SAGE Publication
(83dc) Gene I. Rochlin. 1997. Trapped in the Net: The 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 of Computeriz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3dc) Rob Kling (ed.). 1996. Computerization and Controversy: Value Conflicts and Social Choices. Secon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83dc) James E. Katz and Mark A. Aakhus (eds.) ([2002]2006) Perpetual Contact: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vate Talk, Publ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3dc) John Seely Brown and Paul Duguid. 顧淑馨譯 (2002)《資訊革命了什麼?》台北:先覺。
(83dc) Marc A. Smith and Peter Kollock eds. (1999).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Routledge.
(83dc) David Bell and Barbara M. Kennedy (eds.) (2000). The Cybercultur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 
20% 
閱讀指定文獻、出席並參與課堂討論,每位修課同學都應該主動做實質發言討論,不只是被動回答問題,每位修課同學應選定1∼2週,負責該週主題之綜合報告與引導討論,並固定閱讀國際相關期刊近年之論文摘要,作課堂分享。 
2. 
閱讀心得 
50% 
請自行選定7週,寫7篇該週指定閱讀之摘要與讀書心得,每篇以2000字為原則 
3. 
期末報告 
30% 
請就課程相關主題選擇期末報告研究題材,並於期中提出3頁書面報告大綱,並於期末以口頭報告與書面形式繳交完整版本(以不超過7000字為原則)。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2  課程內容說明兼導論 
第2週
3/1  資訊社會導言 
第3週
3/08  資訊社會 (I): 議題與發展
 
第4週
3/15  資訊社會 (II): 理論 
第5週
3/22  線上社群 
第6週
3/29  虛擬文化 
第7週
4/05  清明節放假 
第8週
4/12  虛擬世界與遊戲 
第9週
4/19  移動科技 
第10週
4/26  分享與共創 
第11週
5/03  集體知識 
第12週
5/10  數位經濟與勞動文化 
第13週
5/17  公共與私密(社交網站) 
第14週
5/24  民主與控制 
第15週
5/31  Social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第16週
6/07  研究法及倫理 
第17週
6/14  課堂報告 
第18週
6/21  交書面報告